今天和各位來分享一個看似很普通的自媒體變現案例,截止目前,公眾號粉絲8000,今年變現了5萬。
錢不多,但是這個案例十分具有代表性,值得和大家分享。
01
兩娃寶媽的副業探索
這個寶媽是我公眾號的讀者,也是我很早以前付費社群的會員。
2024年初,突然找到我,向我請教一些問題,我才知道她也在做自媒體。
它是兩個孩子的母親,自己還在上班做用戶運營。
基于平常帶娃,所以決定紀錄和思考自己育兒的過程和經驗,同時分享一些學習的資料。
她更新公眾號的內容,幾乎都是每天在上班、下班的路上編寫,晚上帶完娃睡覺后,才完成的。
就這樣從自己的朋友圈開始,默默無聞的更新了一年之久,粉絲還沒有過萬。
但有三個明顯的成果:
其一,粉絲雖然不到1萬,但是每一篇的閱讀量都在300以上,這個數據已經很不錯了。
其二,每天公眾號都有粉絲在增加,說明寫的內容有用,哪怕只是個位數的。
其三,每天都有用戶添加她的個人微信。
她找到我以后,我便建議她立馬就做知識付費的變現,于是做了一個育兒相關的資料庫和付費專欄。
單價9.9、19.9、29.9元小資料庫,一個星期的時間,付費人數就超過了300人,收入超過了6000元。
02
聚焦只做一件事情
她向我付費進行了咨詢,我讓她把自己的業務做了一次數理,然后和她進行多次電話的溝通。
我提了很多建議,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業務聚焦!
1、她在摸索做公眾號的時候,還做了小紅書賬號、英語學習教程等,然后還打算做自媒體培訓等。
對于一個有工作的寶媽來說,這些事情都太浪費時間和分神了。
公眾號已經有了一些實際的結果,就應該全力做好公眾號。
哪怕其他的渠道要維護,也應該只和公眾號的定位相關。
2、我和她電話溝通以后,基于她的實際情況,只讓她做兩件事情。
其一,只做公眾號,把公眾號的內容質量和數量進行提升。
其二,只做資料庫和短小的付費專欄,其他的變現、活動、社群一律不做。
就是公眾號內容引流,資料庫、小專欄進行變現。
給用戶樹立的認知就是,找育兒資料,就找她。
否則什么都想做、什么都想寫,市面上育兒的百萬賬號太多了。
一方面時間顧不過來,另一方面也寫不好。
03
成功的過程是孤獨的
她從零開始做這個育兒的賬號,沒有背景加持,就是個普通的素人寶媽。
1,不論閱讀量多少,都在保持更新。
2,哪怕寫了一年,僅有七八千粉絲,還為粉絲找資料、送福利。
3,寫了一年沒有開通公眾號的廣告,還是在我提醒下開通的,也沒有正式做付費社群。
意味著下班帶娃以后,一年都沒有收入的情況下,還在進行付費的摸索。
4,很多人會說,這都什么時候了,還來做公眾號,還寫育兒的內容,早就過時沒人看了,還有那么多大號。
所以大家所有人都想找速成方法的時候,大部分都被割韭菜、都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
而像她這樣的寶媽,愿意找到一個小領域、慢慢做的太少了。
她目前雖然變現不多,但至少證明了一點,這個引流和變現的路徑是正確的。
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更多精力放在內容和變現產品上,比如現在只有幾個資料庫和小專欄,那接下來可以做其他的資料庫、付費專題內容、包括付費咨詢和團購帶貨。
04
有很多細分領域
有賺錢的機會
關于她的案例,后續有機會,我會邀請她分享一下她的自媒體副業變現歷程,肯定比我說的生動。
而我之所以分享這個故事,想告訴大家四點:
1、細分領域有錢賺
她是從分享育兒內容開始的,一個小章節的內容,就是一篇文章,吸引了很多寶媽關注和領取繪本的資料。
2、素人一直有機會
她作為一個職場上班族、兩娃寶媽,并沒有什么耀眼的背景,不像某些自媒體什么清華寶媽、北大寶媽、創業寶媽等等。
就是平凡且真實的記錄自己帶娃學習的過程、依然吸引了幾千名優質的寶媽用戶。
3、堅持半年以上
以前做自媒體、創業等,我們會說看1個月、3個月,但是現在我希望大家用半年甚至一年的眼光去看待。
做一個月就撤、立馬換其他的項目,希望三個月就回本,半年就發大財、成為大網紅,這種想法不現實。
4、行動大于一切
很多人嘴上喊著要賺錢,要做自媒體等等,但是明顯口號大于行動力。
如果你真的想去做,就去做。
不要去在乎別人怎么說你,或者短時間內有沒有回報,以及會損失多少。
因為你不去做,永遠不知道自己行不行,也不知道自己該怎么改。
原創文章,作者:分享優質付費資源專家,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996569.com/online/13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