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親戚來找我,說他家孩子不讀書了,就想在家打游戲賺錢,讓我勸勸!所以,有了今天這篇文章!
我要說的是,通過網絡游戲賺錢一定要保持一種謹慎態度,這個行業的前輩們說:可以肯定,通過網絡游戲是可以賺到錢,但是其中的心酸和痛苦,不是局外人可以體會得到的。
故事一:
武漢的老孔是魔獸的骨灰級玩家,2005年左右的時候和兩個朋友合伙買了8臺電腦打什么網絡游戲賺錢,開起了游戲工作室。
那時主要是幫別人練級和刷錢,3個人不分白天黑夜的“玩”游戲,扣除茶煙飯和房租、水電費等成本,每個人每月大概可以掙5000元。
生意最好的2006年,每個人平均月收入在1萬以上。但是到了2008年初,他們的游戲工作室卻“關門大吉”了,因為有一位合伙人長期打游戲太累,得了腦溢血住院,并留下了后遺癥,他們每個人賠了7萬3千塊錢,一下子就把老本都挖空了。然后年齡大了又成了家,就放棄了這個職業。
故事二:
上海的張奉緯(化名,別對號入座)
上大學時迷上了網絡游戲,畢業后沒有心思找工作,干脆給父母親“騙”了點本錢,在市郊租了套房子,買了22臺電腦開游戲工作室。
為了賺錢,張奉緯測試過很多網絡游戲,比如現在很少人知道的MAO險島、REZUE江湖等,他都做過,有賺有賠。
最令他激動的還是一款叫“夢幻XI YOU”的游戲,曾經讓他6個月的時間賺了30多萬人民幣。但是光鮮的外表下隱藏著禍端。有一次鄰居舉報他開“黑網吧”,文化局的工作人員來現場查看后,查封了所有電腦。
那一次損失慘重,因為錯過了向買家交“貨”的時間,被多名玩家舉報,在交易平臺上失去了信用,最終只能將自己的游戲資源整合給了另一名同行。
后來,張奉緯又轉做地下城、天龍、英雄聯M等游戲,也賺到了不少錢, 29歲結婚以后就沒有心思做游戲了,開了一家咖啡店。
張奉緯說:“他們(張奉緯以前的員工)還在做,好的時候有1萬多(一個月),不好的時候吃飯都成問題,上海這邊消費高!”
故事三:
昆明這邊的李猛他們就屬于2000后游戲玩家的代表人物了。
綽號“鴨子”的李猛頭腦靈活,靠網絡游戲生活了很多年。一開始是單打獨斗,通過低價收購玩家的游戲賬號或裝備高價出售賺錢,還提供代練服務,也參加一些網咖組織的游戲比賽。但是這種“小打小鬧”不安逸,經常斷炊。于是他約了幾個天天混網咖的同齡人,通過分期購買了6臺電腦,在出租屋里面搞游戲工作室。
李猛他們最厲害的就是懂黑客技術,可以盜竊網絡玩家的游戲賬號,還可以通過非法外掛來提高游戲速度和質量。這樣雖然電腦不多,但是很有“搞頭”,最高記錄通過微信支付寶一天賣了1萬多塊的“貨物”。
這些年輕人也沒有什么追求,掙錢打游戲睡小姑娘就是他們的全部。什么叫明天,不懂!現在的李猛開通了游戲直播,但是沒有什么收入。“還不如找小姑娘來表現現場直播呢!”李猛對自己的直播如是評價。
故事四:
陜西的陳棟今年38歲,原本是一名國企員工。
因為太迷戀網絡游戲,經常遲到曠工,被單位辭退,還和妻子離了婚,一個人生活。經過一起游戲的朋友介紹,到一家網絡游戲工作室上班。“每個人同時操作3臺電腦十幾個賬號,刷錢打副本!”。
陳棟眉飛色舞的說:“像我這樣的高手,一開始都還有點忙不過來,熟悉一天就適應了。第一個月扣了生活費剩2300,第二個月拿了4200,第三個月實在熬不住了就沒有做。歲數大了,比不了年輕人,一天要玩20個鐘頭!”。
陳棟現在還在玩游戲,但是會抽空去做一下裝修,維持生活……
結語:
通過這些職業游戲玩家的真實故事可以看出來打什么網絡游戲賺錢,“玩”網絡游戲確實可以賺到錢,但是那種職業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含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
比如說同一款游戲,人家賬號可以賣錢,打出來的裝備或虛擬金幣也可以賣錢,而如果你對這個行業或游戲的變化不了解的話,也許網絡公司的一個小小的變故都會讓你傾家蕩產。
再說那些網絡上的職業游戲玩家和大V主播,那是經過多少風雨才成長起來的,其背后的心酸和痛苦完全被光鮮的外表給蒙蔽了,以至于使年輕人有了種錯覺,通過玩網絡游戲也可以養家糊口,成為終身職業。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玩網絡游戲確實可以賺錢,但是要明白一點,羊毛出在羊身上,你從網絡游戲上賺到的錢,終歸要回到網絡游戲身上。
網絡游戲受年齡和生活的制約,成家立業的人根本就沒有辦法做職業游戲玩家。長時間網絡游戲還嚴重損害人的身體健康,導致嚴重困乏從而引發多種急性病癥,休克或死亡屢見不鮮。所以小編要奉勸那些打算通過網絡游戲“賺錢”的朋友!入行要小心,別把自己的大好青春給耽誤了。
原創文章,作者:分享優質付費資源專家,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996569.com/online/10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