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郭靜的互聯網圈觀察,近期,微信悄悄上線了“微信百科”產品,當用戶打開微信搜索(即微信搜一搜)的時候,系統會在內容頁展示出對應的百科內容,平臺并不會特別強調這是“微信百科”的結果,用戶僅能從鏈接的域名()中看出是微信百科。另外,在微信搜一搜頭部區域的各個頻道中,也新增了“百科”版塊,用戶若只想看百科內容,從該頻道搜索關鍵詞即可直達搜索結果。
與之前推出快訊、搜索發現、問一問等功能類似,微信這次同樣很低調,直接上線,沒做任何營銷宣傳。
從微信百科的結果頁可以看出,“微信百科”并非橫空出世,在詞條的尾部,系統會提示用戶,“內容來源于搜狗百科”,用戶還可以對詞條進行反饋,比如文字內容問題、圖片文字、視頻問題等。
百科產品是典型的UGC(用戶生成內容)類產品,無論是百科行業的鼻祖維基百科,還是百度百科、抖音百科,都秉承著“人人都可以編輯”的特色,不過,微信百科目前并未提供對應的UGC入口,它只是繼承了搜狗百科的內容體系,用戶如果想創建微信百科詞條,只能從搜狗百科入手。
百科產品的BUG在于,它雖然能幫助平臺獲得大量流量,卻不能變現,成立多年的維基百科也是靠著外界捐贈,本身并不盈利。那么,微信為何要在此時上線一款百科產品呢?
補全搜索引擎拼圖
許多人認為搜索引擎是一個“夕陽產業”,一方面,搜索引擎行業的增長見頂,很難再保持絕對領先的頭部地位;另一方面,個性化資訊平臺對搜索引擎的逐步侵蝕,導致搜索引擎的地位降低;還有就是市場格局的問題,百度、360搜索、Bing、搜狗,新的產品很難對這幾家市場形成沖擊,國內曾涌起一波又一波搜索引擎產品試圖去沖擊百度的地位,但最終都是黯然消退,這種情況下,再去做搜索引擎看起來毫無意義。
然而搜什么才賺錢,各大互聯網巨頭卻在悄悄布局搜索引擎市場。2019年8月,字節跳動推出了“頭條搜索”。2019年12月11日,微信宣布將微信搜索升級為“微信搜一搜”。
這一波搜索引擎產品要比當年的搜索引擎熱低調得多。2012年,奇虎360高調推出360搜索,并將矛頭直指百度,360搜索還發布公開信稱,“即日起,360搜索放棄一切消費者醫療商業推廣業務。”其他搜索引擎產品雖然沒有這么激烈,但各種營銷宣傳做得不亦樂乎。可輪到頭條搜索、微信搜一搜的時候,它們并未高調宣傳要和誰誰誰對標,要顛覆誰誰誰。
毫無疑問,像過去百度、谷歌這樣靠搜索引擎“躺賺”的時代已徹底過去。現在做搜索引擎的目的,更多是為了將流量和用戶留在自家平臺上,只要用戶留存率和使用時長在,盈利就不成問題。
當初那波搜索引擎產品之所以黯然消退,跟它們的出發點有很大關系,如果只從技術上去搞搜索引擎,那難度還有可能攻克,可除了搜索技術之外的護城河同樣不可或缺,在百度流量最猛的那幾年,除了搜索外,百度貼吧、百度文庫、百度百科為百度貢獻了非常非常多的流量,其他平臺光靠搜索拿什么跟百度拼?內容的護城河同樣是一座大山。
頭條搜索、微信搜一搜跟這波搜索引擎產品的出發點完全不同。
首先,它們先有內容,再去做的搜索引擎產品,比如頭條搜索,在今日頭條(個性化資訊平臺)、頭條問答、視頻等內容非常豐富的情況下,它才推出的搜索引擎。而微信搜一搜也擁有龐大的內容庫,比如微信公眾號、騰訊新聞、微信讀書、朋友圈等。
其次,頭條搜索、微信搜一搜對于盈利的優先級并不算高。其他搜索引擎產品,推出兩三年后,總歸要考慮盈利和賺錢問題,所以,某搜索引擎雖然一開始高調宣稱不做醫療廣告,可很快就自己“打臉”,該上的廣告一點兒沒少,最后,用戶發現其用戶體驗一點兒也沒比百度好多少。
頭條搜索、微信搜一搜對于盈利的要求并沒有那么高,它們只要能讓用戶留在平臺上,能提升App的留存率、活躍度等指標,就能幫助平臺實現價值最大化。
在“時間不急”的情況下,頭條搜索、微信搜一搜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來彌補其在搜索引擎上的不足和短板。
微信百科的推出,再次彌補了微信搜一搜在搜索引擎領域的拼圖,擴充了微信搜一搜的內容庫。
誰會勝出?
搜索引擎是典型的工具型產品,而工具型產品就非常考驗工具的有效性,這也是當前微信搜一搜、小紅書與百度之間的競爭焦點。微信百科加入微信搜一搜的大拼圖,究竟對其搜索質量或者說工具的有效性有多大幫助?這一點還需要等待時間的考驗。
據郭靜的互聯網圈觀察,在使用微信搜一搜的過程中,信息流頁的百科內容并不只是展現微信百科的內容,有時候也會優先展示搜狗百科的內容。這一幕是不是很符合騰訊公司的特色?即兩款產品同時競爭,最終究竟誰能勝出?微信百科和搜狗百科目前就處于這種情況。
微信百科直接引用搜狗百科的內容源這沒問題,但百科是UGC類產品,這意味著需要不斷進行新詞條擴充和舊詞條內容的更新,微信百科會怎么解決,還是依舊靠搜狗百科?
2019年初,今日頭條收購了互動百科,從而彌補了平臺的拼圖,后互動百科被整合升級為“抖音百科”。
2021年9月,騰訊徹底收購搜狗,搜索和輸入法等業務保持搜狗品牌運營。然而,直到現在為止,搜狗搜索和微信搜一搜之間仍是相對獨立的品牌,這在互聯網行業并不多見,但放在騰訊公司身上似乎又很常見。
但最終來看,必然會有一款產品勝出,而另一款產品出局。
搜索引擎行業的故事變了
PC時代,搜索引擎是網站的入口,其影響力和價值都非常大,沒有搜索引擎,用戶很難敲開各個網站的大門。但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搜索引擎的作用大大降低,各個App開始以自身為中心,并且正是因為PC時代吃過搜索引擎的虧以后,各個App更不愿意受到搜索引擎的掣肘,App成為“孤島”的現象愈發明顯。
搜索引擎依然重要,但它不是必須,各個孤立的App直接完成了用戶的相關需求,無需走搜索引擎這道門檻。
另外,搜索引擎作為一門生意,也開始見頂。百度2024年Q1季度財報顯示,該季度百度核心收入為人民幣238億元,同比增長4%;在線營銷收入為人民幣170億元搜什么才賺錢,同比增長3%。盡管這個數據并不算差,但現如今的百度早就不能跟前幾年一樣,動輒20%的增速。百度已多個季度維持在這個營收水平。
那么,微信搜一搜、頭條搜索的推出,究竟會不會沖擊百度的地位呢?實際上也很難。頭條搜索剛推出的時候,外界認為以今日頭條的影響力,以及百度的用戶體驗,前者會以摧古拉朽之勢迅速搶占百度的市場,但從百度的營收來看,頭條搜索并沒有搶走多少百度的市場。
微信搜一搜的情況同樣如此。騰訊2024年Q2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微信及合并月活賬戶數13.71億,同比增長3%。坐擁如此龐大的用戶量,微信搜一搜如果放量力推搜索,那么,搜索引擎市場的格局是不是就會徹底變換天地?事實上并非如此,騰訊方面的數據顯示,2022年微信搜一搜月活躍用戶已達8億。
微信搜一搜的月活用戶數據是很高,但用戶的搜索行為能產生商業價值非常有限,微信搜一搜很難做到像百度搜索那樣的廣告體系。
話又說回來,微信搜一搜畢竟還在發展階段,其在搜索廣告方面還未發力,如果這個“大閘”一開,微信廣告的營收還能再進一步。
但不管微信搜一搜怎么變,用戶習慣的徹底改變,還是非常考驗產品和時間的。
搜索引擎行業的故事已經進化到了AI大模型+搜索階段,這對于微信搜一搜、頭條搜索、百度們來說,才是更大的變量。
以前用戶總以為行業出現新產品,會迅速替代原來用戶體驗不佳的產品,可要么是“屠龍少年終成惡龍”,要么是挺了幾年不賺錢后迅速關停,用戶都麻了。總之,別說什么大話,先做好產品再說。
原創文章,作者:分享優質付費資源專家,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996569.com/online/10628.html